近日,賽迪顧問正式發布《2023中國縣域投資競爭力百強研究報告》,四川共有5地上榜,分別是西昌市、射洪市、江油市、彭州市、廣漢市。這5地均是百強縣榜單中的熟面孔。
在此之前,賽迪顧問已陸續發布今年的百強縣、百強區榜單,四川在榜單中都取得了不錯成績。目前,四川的全國百強縣和百強區總數量在全國排名第三位,僅次于江蘇、浙江。
在城鎮化體系里,全國百強縣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頭部力量”。賽迪顧問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百強區用不足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7.4%的GDP;百強縣則以不到2%的國土面積和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9.94%的GDP。
四川的“頭部力量”表現如何?全省183個縣(市、區),目前已上榜全國百強縣區榜單的共有20個,從數量上看,占比不到11%,但GDP占比超過40%。
觀察百強,并不止于百強。一方面,作為四川縣域經濟發展的代表,20個百強區縣的表現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四川向經濟強省跨越所處的階段和需要突破的障礙;另一方面,它們成為“百強”的路徑,亦對正在爭創百強的縣(市、區)有一定參考價值。
觀態勢:多點呈現 “百舸爭流”
今年7月,賽迪顧問發布“2023賽迪百強縣”榜單。四川共有7縣(市)上榜,其中3個為新增,分別是江油市、宣漢縣、金堂縣,四川由此成為近三年全國新增百強縣最多的省份。
在全國百強區的“占位賽”中,四川表現同樣搶眼。賽迪顧問發布的“2022賽迪百強區”榜單中,四川有13地入圍,比2021年新增3個。雖然“2023賽迪百強區”榜單中,四川上榜數量沒有變化,但13個上榜地,有11地實現了位次提升,其中新都區上升5個位次。
長期關注我省區域經濟發展的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盛毅認為,我省百強縣區數量持續增多,表明我省縣域經濟“先頭部隊”實力不斷壯大,縣域經濟的底部基礎不斷夯實。
“先頭部隊”的實力,不僅體現在經濟總量上,更體現在發展速度上。數據顯示,全國百強區縣中的成華區、翠屏區、涪城區、江陽區、西昌市、宣漢縣、彭州市、射洪市、金堂縣,2022年的經濟增速都達到或超過了4%,當年全省的平均增速為2.9%。
底部基礎的夯實,還體現在百強區縣的地域分布上。川觀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四川擁有百強區縣的市州已增加到8個,分別來自四川五大經濟區中的成都平原經濟區、川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僅有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尚未實現百強區縣的“零的突破”。
盡管成都平原經濟區在四川13個全國百強區中,以大幅領先的優勢占據了11個席位,但來自川南經濟區的翠屏區,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在四川13個全國百強區中排名第5。而在四川7個全國百強縣中,來自攀西經濟區的西昌市,排名最為靠前。
在盛毅看來,這既是我省實施“五區共興”發展戰略的成果之一,也是繼續推動“五區共興”發展戰略走深走實的關鍵依托。
觀路徑:“一縣一策” 精準發力
賽迪顧問7月份發布的“2023賽迪百強縣”榜單中,來自達州的宣漢縣如同一匹“黑馬”,首次挺進百強榜,位列第90位。
從“國貧縣”到“百強縣”,宣漢的強勢突破,離不開政策的助力。202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啟動實施全國百強縣百強區培育行動,計劃通過3年時間推動全省全國百強縣取得突破、全國百強區優勢繼續拓展。當年,四川印發《關于支持達州市宣漢縣創建百強縣的培育政策措施》,明確支持宣漢爭創全國百強縣。
這份專屬培育政策,不僅給宣漢帶了資金、要素上的傾斜保障,更是為這座資源型城市定下了“百強”路徑:將天然氣硫黃、鋰鉀綜合利用、微玻纖、金屬新材料確立為“四大支柱產業”,大抓工業、重抓制造業。第二產業的強勢助攻讓宣漢GDP總量逐年邁上一個百億新臺階,在2022年達到621.8億元,成功拿到了全國百強縣的“敲門磚”。
“一縣一策”背景下,各縣區沖刺“百強”具體路徑不盡相同,但其總體發展方向都牢牢緊跟省委總體部署。省委強調要堅持工業強省,重點培育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輕紡、醫藥健康六大優勢產業。梳理百強縣區主導產業,六大優勢產業均有布局且發揮了“挑大梁”的顯著作用。
以涪城區為例。自2020年首次入圍全國百強區以來,該區連續三年累計躍升15位。涪城區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為進一步提升在百強區中的競爭力,近年來涪城區在做大先進制造業上狠下功夫,精準聚焦新型顯示、汽車電子、5g光通信和新能源產業,全面推動工業產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到2022年,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9.6%。
再看翠屏區。該區通過引入動力電池頭部企業,短短幾年內實現爆發式增長。2022年,翠屏區第二產業增加值655.2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581.55億元,工業成為名副其實的支柱力量。得益于此的翠屏區,以平均每年3位以上的速度,在全國百強區榜迅速攀升。
觀潛力:向“新”而行 差距變動力
從整體上看,四川上榜縣區與東部“頭雁”仍有一定差距。盡管四川百強區縣的總體數量在全國排名第3,但與總數40、排名第一的江蘇相比,仍有較大追趕空間。
先看百強區。“2023賽迪百強區”榜單中,前“十強”有9個來自沿海東部地區。四川13個上榜區中僅武侯區擠入前20強,9個區排名均在榜單后半段。除武侯區和雙流區外,其余11個百強區的GDP均低于全國百強區平均水平。
再看百強縣。四川7個全國百強縣均處于榜單的后20位,經濟總量明顯低于全國百強縣平均水平,尚無一縣邁入“千億GDP俱樂部”。
正確審視差距,找準追趕發力方向,才能將差距轉化為發展動力。隱藏在經濟總量差距外表下的,是總體工業化率不高的內里。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工業百強區”榜單中,四川僅有4地入選,其中翠屏區排名最靠前,為33位,該榜單的前十位被廣東省和江蘇省包攬。而該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工業百強縣”榜單中,四川尚未實現零的突破。
精準施策,四川吹響新型工業化“沖鋒號”,突出工業主導作用,加快建設具有四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在新都區,微網優聯攜手中國移動打造的5G全連接工廠正式投產,該工廠是四川乃至西南片區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5G全連接工廠,一臺網絡通信終端產品從上料到出貨僅15分鐘便可完成。
在射洪市,年產10萬噸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一期投產運行,這是遂寧首個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為遂寧鋰電產業鏈扣上關鍵一環。
在江陽區,京東(瀘州)數字經濟示范園正式開園,首批16家企業簽約入駐,該園區將引領江陽數字經濟產業建圈強鏈、迭代升級,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四川各地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競相發展,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