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鄉村】廣安鄰水:將法治種子播撒在鄉村沃土
2022-12-26 13:30:49 來自:四川新聞網 編輯:簡單
兒時的他,生活在鄉村,那時物質匱乏,人們只想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算是鄰里間為了田邊地角發生爭吵、糾紛,大多也都不了了之,法,似乎離他們很遠。
長大的他,選擇了報考法學專業,那是他第一次與法律親密接觸,也是他夢想開始的地方。
現在的他,整日與法為伴。再次回到鄉村,法治的影子,隨處可見。而他,正成為她的傳播者,懷抱著夢想又腳踏實地,繼續在夢開始的地方守望正義。
今年三月,他來到柑子法庭工作,法庭所在的柑子鎮被稱為川東重鎮,也是民族英雄李準的故里。都說忠烈英雄氣,照拂后來人,這里的人們淳樸、善良、勇敢、上進,這里的鄉村一派欣欣向榮、生機勃發的景象,這里的社會治理效能持續提升,鄉村振興工作穩步推進,這些都離不開法治的護航。法治不應缺席鄉村的發展,也從不會缺席,因為一代又一代懷揣著法治夢想的人會源源不斷的來到這里,而現在,輪到他來這里繼續播撒法治的種子。
轉變的是方法,不變的是初心
法庭審理的案件大多是離婚、贍養等家事糾紛,案件雖小,但因當事人心存芥蒂、情緒激動,產生的影響不容小覷,如果介入不及時、化解不妥當,就有可能讓小糾紛引發大問題。為了有效化解這些矛盾糾紛,他始終耐心接待每一位當事人,與他們拉家常,傾聽他們的訴求,解決他們的困難。
四月初的一天中午,馮某來到法庭咨詢起訴離婚事宜。馮某的女兒和哥哥收到消息后,帶著馮某的丈夫王某來到法庭勸解。馮某看到王某后,情緒一度激動,離婚的態度愈發堅決,原本的勸解也變成了雙方的爭吵。最終,王某負氣離開,女兒和哥哥也因勸解無果無奈相繼離開。等到親人都離開后,馮某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委屈地大哭起來。他想此時所有的勸解都不如無聲的聆聽,于是馮某慢慢將夫妻三十多年來相處中的點點滴滴和對丈夫的不滿一一傾訴。直到晚上七點多,在約五個小時的傾訴后,馮某的心情逐漸平靜。最后,馮某如釋重負地說道:“其實他也不是真的想離婚,就是覺得自己這三十多年來挺委屈的,但是沒有人真正聽過他心里的委屈,今天他把心中的委屈說出來,也就不覺得委屈了,日子還得繼續過,謝謝你聽他嘮叨了這么久!”
這件事讓他意識到,雖然法律是冰冷的,但司法卻是有溫度的,作為一名法官,不僅要掌握好法律的尺度,還要傳遞司法者的溫度,即使是最常見的婚姻家庭案件中的調解工作,也沒有千篇一律的方法,只有不變的初心。
辦理的是案件,關乎的是人生
“法官辦理的不是案件,而是別人的人生。”他一直以這句話為座右銘,并在工作中時刻鞭策自己。
張某的兒子張文某駕駛他人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張文某隨即被公安機關以涉嫌交通肇事罪立案偵查。后死者家屬來到法庭起訴,要求張文某賠償相關損失。此時,張文某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靠著微薄的收入支撐張文某完成了學業。發生這樣的事,對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張某焦急地來到法庭,表示他們老兩口一定想方設法賠償死者家屬的損失,只是希望不要毀了兒子的人生。
知曉這一情況后,他立即聯系死者家屬,聽取他們關于賠償的意見。在了解到死者家屬關于賠償的心理預期后,他認為該案存在調解的空間,于是多次組織雙方當事人協商賠償事宜,從法理、情理的角度,對雙方進行耐心、細致的勸導,引導雙方換位思考。期間,因死者家屬主張的賠償金額過高,完全超出了張文某家人的承受能力范圍,調解一度陷入僵局。后來他帶著死者家屬到張文某老家走訪,讓其充分了解張文某個人及其家庭的實際情況。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張文某的父母對死者家屬進行了賠償,死者家屬也向張文某出具了諒解書。
最后,檢察機關以情節顯著輕微,危害性不大為由對張文某作出不起訴決定。收到該結果后,張某帶著張文某來到法庭誠摯的說道:“謝謝你,唐法官!”眼里泛起的淚光飽含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愛,更飽含了老百姓對法治的信仰。
解決的是麻煩,贏得的是認可
在他們眼里舉手之勞的小事,對老百姓而言可能是利益攸關的大事,工作最大的收獲不在于榮譽和證書,而在于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和信賴。
“法官,鑒定機構通知他們去鑒定了,給他們免鑒定費,明天他們就去鑒定,他就是專門過來給你說一聲謝謝!”七十多歲的王大爺抹著眼淚說道。王大爺的女兒自離婚后患上了精神疾病,時好時壞,但是自去年開始,女兒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因老伴已去世,女兒又是獨生子女,隨著年齡的增長,王大爺愈發擔心自己離開后女兒無人照顧,所以想將女兒的病治好。王大爺無其他收入來源,唯一的財產就是一套登記在老伴名下的房屋,為了給女兒治病,王大爺決定將房屋出售。但因房屋涉及繼承問題,女兒目前的狀況又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致使房屋無法出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大爺到法院申請認定女兒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需進行相關的行為能力鑒定。進入鑒定程序后,王大爺為鑒定費犯難了,多年來,王大爺和女兒幾乎靠政府救助的相關費用維持基本生活,根本無力支付上千元的鑒定費。知曉王大爺的難處后,他當即聯系鑒定機構詢問能否減免鑒定費以及減免的相關條件,鑒定機構表示沒有減免鑒定費的先例。隨后他又分別聯系當地法律援助中心和鑒定機構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向他們咨詢減免鑒定費的相關政策,并將王大爺家的實際情況一一說明,積極進行協調。最終,經兩地法律援助中心共同配合,由法院出具相關函件,鑒定機構同意免收王大爺鑒定費。
傳遞的是法律,凝聚的是信仰
“自從你們上次來巡回審理贍養糾紛后,他們這一片現在都沒得哪個子女敢不養老人了,都曉得贍養老人是他們的法定義務。”在一次下鄉普法宣傳時,一位村干部這樣說道。
家庭和睦,才會帶來鄉村的和諧,老有所養、幼有所教,才能看到鄉村的未來。為了推動形成優良家風、文明鄉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他和法庭工作人員堅持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傳遞愛心,用案例弘揚法治,將法庭搬到村民中間,讓巡回法庭審理的每一起案件都成為一堂村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法庭今年受理的贍養糾紛案件數量與往年同比下降超過50%,這正是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有效提升的體現。
光陰荏苒,春華秋實。轉眼間,他來到柑子法庭工作已近大半年,在這大半年的鄉村歲月里,有風、有雨、有陽光,有夢、有為、有溫暖。一路走來,他始終堅守為民初心,用信念與溫情踐行司法為民的諾言;以實際行動,詮釋一名基層法官的使命與擔當。未來,他將一如既往,手持法槌,堅守公平正義;頭頂天平,捍衛人間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