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富修復的漢代夫妻俑。
王萬富復制的漢代說唱俑,目前已經制作了上千件。
王萬富在工作中。
學習陶藝的小孩子。
2月22日,一個春寒料峭的上午,王萬富正在工作室里忙活著。隨著操作臺不斷旋轉,一塊泥胎在王萬富的手中,變成了一只活靈活現的小獅子。過去30多年里,王萬富一直沒有離開過泥土和陶藝。如今,他頂著“漢州陶藝王”的名號,聞名鄉里。
1 為泥巴著迷 父親指點迷津
王萬富的陶藝工作室在廣漢市南豐鎮雙福村,說是工作室,其實也是一家三口住了16年的家。工作室里,所見之處,全是他自己制作的各色陶俑。制陶,王萬富這輩子只做了這一件事。“如果喊我耍一天,心里就發慌,把陶器摸在手里,心里才舒服。”他說。
時間往回倒近40年,那時的王萬富還是個喜歡玩泥巴的小男孩。只要手里有一坨泥巴,王萬富就能把它變成小汽車、飛機和坦克,有時也捏一些過家家用的杯子和碗。
不過,對泥巴的這份癡迷勁兒,王萬富沒有用到學習上。“那時候讀書不認真,只喜歡玩泥巴。”他說,盡管對泥塑投入了極大的熱情,但單靠自己摸索,“捏出來的泥人還是不成型”。
好在這時候,父親給了王萬富指點。“我父親以前給人幫工,在很多寺廟見過手藝匠人塑菩薩,也有一點基礎。”父親告訴王萬富,泥人不成型,是因為沒有做支架。
王萬富這才知道,泥塑沒有支架,就像人沒有骨頭,當然就軟塌塌不成型。從那以后,他開始用木棍和草繩做支架,做出來的泥人也更加像模像樣。
2 為陶藝著魔 寺廟里臨摹再塑造
初中還沒讀完,對學習感覺“沒勁”的王萬富就輟學了。輟學后,他自己報了廣漢幾個畫家辦的美術班,除了泥塑,美術也是王萬富的愛好。在美術班學習的3個月里,王萬富接受了素描和國畫訓練,這都為他日后的制陶手藝打下了基礎。
“從美術班結業后,我就對傳統的雕塑產生了興趣。”王萬富說。但在那個年月,傳統雕塑的標本很有限,他能找到的,就只有各大寺廟和道觀里的佛像和神像。
前后幾年的時間里,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經常趕班車往新都寶光寺,成都昭覺寺和文殊院跑,對著佛像一坐就是半天。他不光看佛像,還要用手中的紙筆臨摹下來。這個少年就是王萬富。
王萬富原本的想法是,在寺廟道觀里偶遇一位師傅,拜他為師,學習雕塑。但在當時,“文革”剛結束,他的想法落空。“只好全靠自己摸索。”帶著臨摹好的佛像回到家中,王萬富參照臨摹圖,動手塑縮小版的佛像。
那兩年,王萬富就像著了魔,“不畫畫就做雕塑,不做雕塑就畫畫”。而與他同齡的孩子,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去學別的技術,只有他沉迷在自己的雕塑世界中。“父母也看不下去了,覺得我不務正業。”他說。
3 專心玩泥塑 震驚了街坊四鄰
“好在我在家里是老幺,父母最后也只能由著我的性子,讓我專心玩泥塑。”王萬富記得,幾年后,當他把做出來的佛像擺出來,震驚了街坊四鄰。鄉親們這才知道,這個年輕人居然會塑菩薩了。
王萬富說,在他20歲出頭的時候,又完成了一次轉變,成為一名民間的泥塑匠人。從那時起,陸續有人請王萬富去寺廟里塑佛像。“當年,泥塑匠人大都是老師傅,年輕人很少。”年輕的王萬富,憑借高超的泥塑技藝,很快就打出了名氣。直到現在,他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他給寺廟塑一尊佛像掙了1000多元。在當時,這算得上一筆巨款。
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王萬富都癡迷于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題材的泥塑作品。廣漢,乃至成都周邊不少寺廟和道觀里,至今都供奉著他的泥塑作品。
這一時期的王萬富,還只是一名普通的泥塑匠人。如果他滿足于此,沿著老路走下去,可能會有更多作品出現在寺廟中。而他也會從一個年輕匠人,變成一個技藝更嫻熟的老匠人。
復制說唱俑 讓陶藝走出國門
成為“老匠人”的王萬富不滿足于此,各地的美術館和博物館,是他最喜歡去的地方。與別人的走馬觀花不同,他是要提升自己的藝術造詣。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迎來了自己泥塑生涯中的第二次轉變。
“30歲時,我偶然接觸到了文物修復,從那以后,對漢代陶俑深深著迷。”王萬富記得,當時有個收藏家拿了一個漢代陶俑殘件找到他,希望幫忙修復。這件2000多年前的精美泥塑,讓他折服。
在王萬富的工作室里,有兩個物件最讓他引以為豪。一件是擊鼓說唱俑復制件,一件是漢代夫妻俑。“說唱俑出土于成都天回山東漢崖墓,具有四川特色,被稱作天下第一俑。”王萬富說,這件說唱俑原件現存于國家博物館。
10年前,王萬富跑到北京看了說唱俑,回來后,就將它復制了出來。而這件夫妻俑,則是王萬富偶然淘來的。“當時,這個夫妻俑沒有頭部,我參考了很多資料,還原了出來。”
在王萬富的工作室內,有大大小小上百件說唱俑復制件,幾天前,他剛把60件說唱俑發往新西蘭,這說明說唱俑更受市場歡迎。而他更喜歡把玩的,還是夫妻俑。“因為這是更生活化和市井化的作品。”王萬富覺得,藝術品藏之于博物館,則顯得冷冰冰,“藝術品應該走進百姓家中。”
“以前做了那么多宗教題材的作品,也看了很多博物館,我覺得應該給文物注入新的活力,讓文物活起來。”這是王萬富對藝術的理解,這種理念也促使他從泥塑匠人,轉變成泥塑藝術家。2013年,他自成一派的制陶技藝,被廣漢市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塊黃泥的蛻變
廣漢地界上,出產一種極具黏性的黃泥,這是王萬富制作陶藝的原材料。平時需要用土時,他就到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溜達,找到合適的土就拉一車回來。
黃土拉回來,要先晾曬,挑選出雜質、石子,然后加水發泡,待黃土和成泥,就要揉泥。“就像揉面一樣,反復揉搓。”揉好的泥,緊密而有韌性。揉好泥,就要進入制陶階段。
“把黃泥做成泥胎,然后陰干,就可以進窯燒制了。”話雖簡單,但制泥胎的過程最考驗技藝和手法。因為不管大件還是小件,從頭到尾全靠手工,就連制陶的工具,也是王萬富自己動手制作的。
這門手藝,王萬富練了30多年。只見他用一根竹篾一樣的工具,輕輕劃幾道,一條獅子尾巴就出現在獅子屁股上,仿佛毛發立起,正在搖動。
一進王萬富的工作室門口,正對門口的佛龕上,供著一尊金燦燦的千手觀音。這尊觀音,花了王萬富半年的時間,“完全封閉,不出門,不見人,全部投入其中”。其實,同樣的千手觀音還有一尊,已經被輾轉賣到了臺灣。
早些年,王萬富自己做了一孔小窯,用以燒制陶器,火候也全憑自己摸索拿捏。這幾年,外界對他陶藝作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他已經將燒陶的活承包給了幾個外地龍窯。“自己專心制陶,其他的都不管。”
不過,燒制還不是陶藝的最后一步。燒制完成,王萬富還要完成上色、復古的工序。直到這時,一件藝術品才算真正完成。
不讓傳統技藝斷代
今年已滿50歲的王萬富,年紀還不算大,但他有時也感覺力不從心,尤其是制作大型陶藝作品時。“制陶很耗費體力和眼力,如果現在再做千手觀音這樣的作品,就有些吃力。”他說。
也是這個原因,王萬富想到了培養接班人。“現在的徒弟是我的侄兒,從13歲就跟著我學陶藝,最欣慰的是我兒子也喜歡這個。”王萬富19歲的兒子王古祥,正在西南交大讀大一,學的建筑專業。
王萬富覺得,建筑和陶藝也有相通之處,父子倆也經常交流心得。放假回家,王古祥也會給父親打打下手。
從去年開始,王萬富開始在暑假和寒假開辦公益教學,在廣漢市文化館義務教授小學生“玩泥巴”。“作為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有這個責任和義務,把這門手藝傳授給別人。”王萬富說,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傳統文化和技藝斷代。
去年,廣漢市文廣局和共青團廣漢市委等部門,向王萬富授予了一塊“漢州陶藝傳承基地”的牌子。關于基地,王萬富還有自己的打算。“已經包了家后的兩畝地,下一步準備成立一個體驗基地,讓更多人來體驗陶藝的魅力。”
政府網站 | 省人大網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省政協網 |省監察廳 |省科技廳 |省公安廳 |省發改委 |省經信委 |省審計廳 |省民政廳 |省人事廳 |省建設廳 |省交通廳 |省水利廳 |省農業廳 |省林業廳 |省商務廳 |省衛生廳 |省地稅局 |省環保廳 |省統計局 |省工商局 |省新聞出版局 |省質監局 | |
網讀報刊 | 人民日報 |《求是》 |《人民論壇》 |《半月談》 |《看天下》 |《中國經濟周刊》 |《南風窗》 |《南方人物周刊》 |《三聯生活周刊》 |《讀者》 |《商界》 |《東方周刊》 |《新周刊》 |《環球人物》 |《特別關注》 |參考消息報 |經濟日報 |光明日報 |中國青年報 |中國經營報 |環球時報 |南方周末報 |西部快報 |南方日報 | |
友情連接 | 人民網 |新華網 |央視網 |光明網 |中國新聞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網 |四川經濟網 |梓潼新聞網 |四川法制網 |百姓生活網四川頻道 |巴蜀經濟網 |央廣網 |每日經濟新聞網 |中青在線 |四川新聞網 |四川在線 |四川日報網 |騰訊 |國際在線四川頻道 |成都文藝網 | |
技術支持| 法律顧問: 四川法奧律師事務所 四川蜀豐律師事務所
Copyright ?2013 zhenbare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屬于四川報道網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蜀ICP備13023452號-1